无论是牛皮,羊皮还是猪皮都要经过生皮的处理阶段,从生皮到皮革的鞣制阶段,后期的整理涂饰阶段才能成为能生产皮衣或皮具的成皮。
生皮处理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将从动物身上剥下来的生皮进行浸水,脱毛,脱脂等过程,目的是去除制革过程中不需要的皮毛,脂肪,杂质,为后面的鞣制阶段做准备。不管最终制作成何种成皮,此阶段基本都差不多。
生皮
鞣制阶段
鞣制过程是真正把生皮制成革的过程,不经过鞣制的生皮都会发臭发霉。鞣制是将鞣制剂和生皮在转鼓内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使皮的胶原纤维结构发生改变。鞣制方法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有铬鞣,植鞣,半植鞣和油鞣。
铬鞣是使用最多的鞣制法,我们平时穿的大部分皮衣都是铬鞣制成的皮生产的。铬鞣的优点是生产周期短,鞣制成本轻,鞣制后的皮弹性大,柔软,手感好,便于染整修饰,色彩较多且鲜艳。但铬鞣污染重,其鞣制后生成的六价铬对人体也有一定的致癌性,且皮质可塑性小,也不耐磨耐刮。
植鞣是最原始的鞣制方法,采用植物中提取的丹宁等物质作为鞣制剂,鞣制过程环保无污染,成革能直接接触皮肤,皮质丰满,坚实、耐磨,可塑性好。但鞣制周期长,成本高,成皮弹性小,手感较铬鞣皮硬。
植鞣皮一般用于制作高档皮雕制品,皮具,皮包等,大部分使用原色(肉粉色到淡棕色)且皮表无涂层或轻涂层,所以在选材上必须使用表面无瑕疵或轻瑕疵的头层皮。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植鞣皮会不断的吸收身上的油脂和水分并慢慢氧化,最后变成深棕色或深褐色,成为带有自己体味的皮制品,这就是所谓的养皮。
半植鞣是铬鞣和植鞣相结合的鞣制方式,目的是克服铬鞣皮不丰满,不耐磨耐刮的缺点,植鞣周期比全植鞣短,多用于生产男女春秋款皮装。半植鞣皮手感丰满,弹性好,硬度介于植鞣皮和铬鞣皮之间。
油鞣方式制成的皮就是油蜡皮,油蜡皮弹性好,张力大。油蜡皮不能封面,皮面上覆盖一层薄蜡,整张皮身渗透着油,为追求变色仿古效果,故不封面。我们平时在检查皮的时候可以发现,你用手一拉,皮就有深浅的变色效果,这也是油蜡皮最特殊的一点。油蜡皮多用于生产仿古家具等皮制品,近年来也逐渐流行起油蜡皮生产的皮装。油蜡皮涂层薄,必须选用较高品质的原皮,且油鞣工艺成本高,故油蜡皮生产的皮衣价格也相对贵一些。
广义上的鞣制阶段还包括鞣制后的削匀削薄,中和,染色,复鞣和乳液加油阶段。
削匀削薄是为了满足不同生产需求,比如说生产超薄皮衣就需要将皮打薄。中和是为了后面阶段做准备,复鞣有利于染料均匀着色和加脂剂的均匀渗透,使染色后的革色泽鲜艳和革身丰满,乳液加油是增加皮纤维润滑性,防止皮干裂。
重点讲下染色,这个阶段的染色和后面涂饰阶段的染色是有区别的,这里一般使用水溶性染料,都是直接将染料渗透到皮内,一般染色后不掉色,且染色后不影响原皮粒面的展现,全粒面皮,苯胺革等表面瑕疵较少的高档皮往往都在这个阶段完成染色。最常用的是直接染料和酸性染料,染色方法有浸染、刷染。
浸染的主要设备是转鼓。转鼓的机械作用可以加速染料的渗透,使染色均匀。刷染是将事先溶解好的染液刷在湿革的表面,在挂晾干燥过程中染料逐渐被粒面吸收而着色。
涂饰阶段
涂饰前先要进行鞣制后皮的整理,主要是干燥,平展,拉软和磨革。
干燥工序对正面革的丰满、弹性和粒面细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平展和拉软是为了舒展革在鞣制和干燥过程中所形成的皱纹和周边的卷曲,使粒面平整细致,降低革的伸长率,增大革的面积。磨革是将粒面伤残较多的坯革,通过磨面和涂饰制成修饰面革,提高革的利用价值,所以,瑕疵很少的全粒面革,生产高档皮具的植鞣革等是不需要磨革的。
大部分皮都需经涂饰才能作为成品革。涂饰后,在粒面上形成一层有光泽的薄膜,使成革不易沾污且易于保养。在涂饰中采用填充性树脂刷涂可以减轻松面。通过涂饰还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粒面伤残程度,提高出裁率,一些瑕疵较多的头层或二层皮,必须经过涂饰去遮盖这些瑕疵才能真正的用于生产。不同种类的皮革,需采用不同的涂饰剂。涂饰剂的主要成分有着色剂、光亮剂和固定剂等。涂饰方法主要有喷涂和刷涂两种。
喷涂是用喷浆机或手工将涂饰剂喷涂在革面上。正面革的涂饰一般要喷底层、中层和顶层。底层是直接与粒面接触的涂层,要求涂饰剂的粘着力强,所形成的薄膜要软,以保持粒面的柔软和弹性。为防止涂饰剂进入革面太深造成涂层过厚而影响涂饰效果,可先喷一层封闭层,再喷涂底层。喷中层主要是对革的粒面进行均匀遮饰着色,因此中层涂饰剂除要求色泽鲜艳外,还应具有良好的遮饰能力和流平性。中层形成的薄膜要求较硬,具有较高的抗张强度和耐磨性能,较小的延伸性。顶层又称光亮层,直接影响革的外观质量。顶层的薄膜具有对中层薄膜的良好的粘着力和耐干、湿擦性能,并比中层硬,以免在熨平时粘板。
制革车间